当代外国文学

期刊导读

基于视域融合的外国文学翻译中意象的扩建与再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1

19世界德国的哲学家施莱莱尔马赫综合了各个域的阐释学思想形成了一般的阐释学。19世纪后期德国的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推进了阐释学的研究。20世纪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枷达默尔走出阐释学的认识局限,使古典阐释学发展成为全面的现代阐释学。伽达默尔指出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而视域融合被看作是一种谈话形式,即翻译解释者同原作者所进行的基于文学共同意识的自由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过程中所牵涉到的理解及诠释等问题便完全不能认为是一种重构,而是一种特殊的掺杂了译者文化心理、思想、经验的扩建和再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不同语言文学历史与当下、文本与文化、主观和客观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统一原理,保证了翻译文学作品的价值优化。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与文学翻译的联系,就是在翻译中如何对原语与目标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别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进行解释。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他需要对原文进行阐释、扩建和再造,再把原文转换成译文。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兼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还要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译者在外国文学翻译中要追求无限制“迫近”原文视域。

一 对文学作品本源的探讨

研究分析文学作品本源,就是要认清文学作品因何出现,从何处出现,为何它会形成现在这种状态,了解了这些,才能了解翻译前和翻译后作品的相同及相异处,进而为视域融合下的外国文学翻译意象研究服务。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首先所表现出的是词语形式,而词语又是给予物体以不同形式生命的特殊内容。词语的这种适物性,让它和它所赋予特殊内容的事物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也是语言拥有意指功能的前提条件。文学作品原来的创作者依靠语言意指功能,进行事物的初次描绘,而翻译者所进行的则是基于原作品的二次描绘。应当指出的是,事物在作者进行艺术创造之后,便包括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及主观理解,也因此具有了意象色彩,这可谓是文学作品的本质。文学作品的本质在于美,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本源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自然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美的世界。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首先要有充分的审美体验,能够理解和接受作者眼前的物之象,通过想象和体验把蕴涵在作品中的美的世界勾勒出来。只有抓住文学作品的本源,才能够掌握文学翻译的核心指导思想,即视域融合思想。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融入了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体验和分析。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视域中,突破词语呈现的事物的表象,把其内在的意象再造出来,用译文展示美的世界。而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从作品出发,一面理解还原后的物象,一面对作者所构建的意象加以理解,是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必然反应。对于翻译者而言,所需要的是不破坏原作品的意象,又能根据翻译语言进行适当调整,或者扩建、或者再造,以便让物象、意象等以更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理解了这些,便可以理解视域融合及其对翻译者的现实要求。

二 实现意象扩建与再造的要点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意象的扩建与再造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会让原本属于异域文化的外国文学作品变得更易理解且熠熠生辉,如果处理不好,则要么失去了原作品的本来味道,要么让作品变得晦涩难懂,起不到良好的文化交流效果[1]。而且需要知道的是,文学作品应当具有“美”学视角,意象的扩建与再造,正是顾及到了“美”学视角的做法,为了保证翻译过程中意象的处理变得更加顺畅有利,需要注意到下述几项要点的实现。

(一)译者需要有足够的美学感知力

原作者在进行初次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便已经借助了一定的艺术思维,借助词语这种工具,创造形成了一个以个人感性为基础的、区别于真实物象与世界的全新世界,这个世界里面包括了原作者身处其中的物质世界,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认知,这种融合的过程及其展现出的成果,是美学的一种特殊体现。译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其视点便不能放过客观世界、文学世界、原作者心理世界几个不同层面,对其间存在的各种“美”进行充分感知,借助感知的作用,感受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捕捉出文学世界的意蕴,并将此意蕴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2]。

(二)译者需要有足够丰富的想象

上一篇: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语言规范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