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文学

期刊导读

国文学对文心雕龙的接受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3

论及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姚永朴,人们大多只讲他《文学研究法》的理论成就,殊不知姚氏的文艺思想,真正源自他的《国文学》一书。与后期的《文学研究法》相比,其《国文学》的理论建构还没有形成,文艺美学思想大都散见于注解、案语之中,纲领式的话语确实很少,这就需要逐字逐句提炼出姚氏的文章学思想。《国文学》一书实为姚氏的讲义之作。1909年,姚永朴应京师法政学堂监督乔树楠邀请,任国文教习。在此期间,出于讲课的需要,他编了《国文学》(四卷),1910年由京师法政学堂印行出版。这部书择取古代论文20篇,通过文学评点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文章学思想。其门人张玮在《文学研究法序》中说道:“著有《国文学》四卷,翔实而简易,典显而精凿。”[1](P1)“翔实”说明姚氏文章学思想在《国文学》中已基本形成,“简易”指的是其在体例框架上不逮后来的《文学研究法》,内容上也比较粗略。刘勰的《文心雕龙》在结构上分四大部分,即文学本原论、文学体裁论、文学风格论、作家作品论。在《序志》篇中,刘勰交代了该书的成熟体例,即“论文序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2](P619),采用追根溯源式作法,考证文体的流变,“割情析采,笼圈条贯”[2](P619)则是他的情采论,属文学风格范畴。其实在《国文学》中,姚氏就无意识地采用了刘勰这种作文方法,通过对20篇古代文章的评点,表达了其对文学本质、发展、体裁、风格的看法。不过相对于《文学研究法》而言,《国文学》在文学结构、理论系统上略逊一筹,这也正是中国评点学随性化、感性化之所在。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就指出了这种现象:“‘点到即止’的批评常见于《诗话》,《诗话》中的批评是片段式的,在组织上就是非亚里士多德型的,其中既无‘始、叙、证、辩、结’,更无累积详举的方法,它只求‘画龙点睛’的(一如诗中的求‘眼’)批评。”[3](P5)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圆融式的观照,它往往强调整体感悟,不说破,而是一种直觉式、感悟式的赏鉴批评,其核心就是“点到即止”。在《国文学》20篇文论评点中,有6篇直接提到《文心雕龙》中的篇目,或直接以《文心雕龙》中的原句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或化用刘勰思想。通过深入文本,抽丝剥茧式的解读,有效摘取姚永朴的文章学思想,能进一步明晰《国文学》的理论层次性。

一、文学本质论:文体的起源、发展

在《班孟坚汉书艺文志诗赋论》中,姚永朴通过运用对原文注解,划分文章层次的方式,阐述了诗赋的源流发展。他将文章分为三个层面:赋的体裁及其作用,赋的起源,赋的末流及衰微。姚氏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探讨文体的渊源流变,这种严谨的作文手法,也是出于其教学的需要。在其案语中,姚氏以《文心雕龙·诠赋》中的“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总领其旨,印证班孟坚有关赋的起源的论断。对于赋,姚氏有言:“赋以不失风谕之义为正宗。”[4](P3)在这里,姚永朴坚守儒家文化立场,把“风谕”列为品评辞赋文学的标准,强调诗歌的讽谏作用,并对词赋的发展做了一简要梳理。姚氏认为,词赋本属宫廷文学,有一定的粉饰太平之嫌,扬雄也批评其“劝百讽一”,认为其乃“雕虫篆刻”,后因汉室没落,词赋也走向了末路,至魏晋时“才力远逊”,至昌黎出,“气乃复振。”[4](P3)其对于赋体历史源流的 考证,体现了姚永朴“通变”的文艺学思想。姚氏在《文学研究法》中,进一步强调了气的重要性,还提出了涵养气骨的两条途径:内养和外感。对于辞赋的评判,姚永朴先探讨其起源发展,再探讨辞赋的风格。这种做法,正是由文学本质论至文学风格论的自然过渡。与刘勰《文心雕龙》作文思路大体一致,其《序志》篇有云:“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2](P619)先叙述文体的来源,再解释其流变,尔后全面考虑文采风骨。《文学研究法》中的思维体系,在此初见端倪。对于诗赋的衰微,姚氏将其解释为风骨气格的下降。这又属姚永朴文学批评论的范畴。他还用《文心雕龙·风骨》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赋体的衰微:“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文辞锤炼得精微而难以变更,声调有力而不粘滞,这正是风骨的力量所在。正是由于风骨的下降,赋体一代不如一代。对于辞赋作品的评判,姚氏以“宏达”、“轻旷”、“宏深肃穆”为其美学标准,其案语有云:“孟坚惟‘知风谕’之本义,故所作《两都赋》瑰丽,不逮《两京》而宏深肃穆,则非平子所能及。此亦如东坡《咏石鼓》,刻意求新,欲与昌黎争势,究之 宏深肃穆远逊昌黎。”[4](P4)在词赋的风格上,姚永朴与姚鼐、曾国藩一样,都偏重于阳刚一类,讲求气象的宏大之美,强调为文自然,“言有物”。这体现了他对桐城家法的遵从,反对“刻意求新”,“标新领异”。其“宏深肃穆”的美学标格,也归于清真雅正的家学传统。在案语中,姚永朴阐述了自己对文学起源、气味、刚柔等问题的思考。这都是站在桐城前辈的基础上得出的见解。姚永朴后来在《文学研究法》中,还用了专门的章节来介绍这些思想,其理论逻辑建树也更加明确,如《文学研究法》中卷一有《起原》篇,卷三有《气味》篇,卷四有《刚柔》篇。

上一篇:外国文学类来源期刊比较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