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文学

期刊导读

当代药茶研究评析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药茶也叫作“茶剂”,指将植物的花、根等洗净后直接泡用,或者将中药材与茶叶结合,采用不同工艺制作成粗末茶、块状茶、袋泡茶等多种茶剂,以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煎后饮用达到治疗疾病或者保健养生目的的一种传统中药剂型。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以茶或代茶品治疗疾病的做法[1]。唐代的《唐本草》明确了茶的药效,在本草药学中将茶单独立条出现“茶药”一词[2]。北宋《太平圣惠方》首次出现“药茶”的概念[3]。元代药茶已经形成了体系,是药茶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明代《普济方》中记录了药茶专篇[2],《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大量茶方,并且出现了研究药茶的学者,元明时期是药茶发展的鼎盛时期。

近代西学东渐,随着封建社会体制的衰微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被列入“废止”之列。“药茶”这件依托于中医中药的瑰宝,也被遗弃尘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茶疗”理论的提出,王老吉凉茶、碧生源减肥茶等产品的广受好评,人们又重新审视和研究“药茶”。与以往研究不同,这些研究重点关注应用现代临床、实验、理化分析等方法,研究药茶的功效、制作工艺、不良效用等方面。

1 药茶的功效

1.1 药茶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茶和不同的中药材组合起来显然有不同的疗效,这里只列举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前人进行了详细研究的药茶。①六仙饮[4]:是由西洋参、麦冬、枸杞子、丹参、杭白菊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滋肝明目、补血活血、养心安神的功效。②芪参补气药茶:是由黄芪和党参为原料组方制成的药茶,通过温和的抗氧化、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来抑制线粒体磷酸转运体从而保护线粒体,以此来维持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5],保持机体健康。③畲药食凉茶:食凉茶在畲族是常用药材,分布在浙江、江西等地,于2005年被收录在中药炮制规范中,属蜡梅科蜡梅属,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镇咳的作用[6]。

1.2 临床研究

1.2.1 调理偏颇体质 宋和平等[5]通过全国10所一致性测评单位对《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中推荐的21种药茶进行了实践测评,结果口感满意率为98.3%,接受度满意率为97.9%,症状改善率为100.0%,体质疗效指数有效率为76.8%。缪佳等[7]研究气虚质病例,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体质评分明显下降。徐淮[8]研究气虚质人群,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气虚治疗组治疗后体质评分明显下降。

1.2.2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有研究对病例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9]。潘铨等[10]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两组病人血压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戈义峰[11]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人血脂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于对照组。刘满元等[12]对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脂总达标率均低于观察组。

1.2.3 治疗脂肪肝 洪慧闻等[13]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梁亚飞等[1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08%,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王德学等[15]对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分组研究,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C、三酰甘油(TG)以及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4 治疗便秘及肥胖 陈川等[16]对肥胖男性大学生随机分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压、心肺功能显著改善,体重、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胰岛素(INS)和瘦素(LEP)浓度显著降低。彭玉清等[17]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TG、T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影响药茶的因素——制作药茶的工艺

茶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茶叶的提取有很多个步骤,每一步都可能会对最后提取出的药茶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可以获得的茶叶提取物制备工艺报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溶剂提取、金属离子沉淀富集、酸溶解、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溶剂、干燥[18];②溶剂提取、回收浓缩、氯仿萃取脱除咖啡因、乙酸乙酯萃取[19];③浸渍渗漏冷提取、二级萃取、二级柱分离[20]。药用级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茶叶选择→提取→过滤→碱沉→酸溶→萃取→浓缩→干燥→粉碎→包装。其中比较关键的是茶叶的提取,除此之外,通过分析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尤其是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也可以研究不同药茶的作用强度或同一药茶最适宜的获取时间以及比较提取工艺的优劣等,从而有助于完善药茶的提取工艺。